叙利亚的总统府一夜之间化为废墟,被以色列的导弹精准摧毁,国家权力中枢遭受重创。一个主权国家的象征建筑都能被随意轰炸,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?一切都始于南部边境的一场部落绑架案。
大马士革的总统府刚换了主人,就成了一片废墟。一夜之间,叙利亚的权力心脏被以色列的导弹精准摘除。这究竟是为什么?一切都始于南部边境的一场部落绑架案。
七月中旬,叙利亚南部的苏韦达省,一个德鲁兹商人被当地的贝都因部落扣了。这地方本就是个火药桶,各种旧怨新仇盘根错节,这一下彻底被点燃。
德鲁兹人的民兵想去捞人,结果碰了一鼻子灰,话不投机直接开火。枪声一响,苏韦达省彻底乱了套。
刚上台不久的朱拉尼临时政府,觉得这是个“秀肌肉”的好机会,立刻打着“恢复秩序”的旗号,派国防部和内务部的部队南下。
算盘打得挺响,可惜一脚踢到了铁板上。德鲁兹派的大佬们根本不买账,公开打脸说:“我们没请你来”,直接拒绝政府军进城。
于是,原本想来“维稳”的政府军,反倒成了冲突的一方,跟当地武装打起了激烈的巷战。以色列的警告从不是说说而已。
就在苏韦达的巷战打得最热闹的时候,以色列空军第一次动了手。几枚导弹飞过来,精准敲掉了叙利亚政府军停在当地的几辆坦克和弹药库。
这记耳光打得朱拉尼政府有点懵。他们选择息事宁人,赶紧签了停火协议,灰溜溜地宣布主力部队撤出苏韦达,只留下警察维持秩序。
但和平只持续了几个小时。警察和民兵的子弹再一次飞了起来,苏韦达又打成了一锅粥。这次,德鲁兹高层直接向“国际社会”喊话求救。在中东这片地方,谁都听得懂,这声“求救”就是直接打给以色列的电话。
以色列的回应快得惊人,而且毫不犹豫。战机编队不再是小打小闹,而是直扑首都大马士革。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的话说得更是露骨:“对大马士革的警告已经结束了,下一步就是让你们感到痛苦的打击。”
话音未落,针对叙利亚权力中枢的毁灭性空袭来了。名为保护,实为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。以色列真的只是为了给德鲁兹人出头吗?没人信。
这背后是冰冷而长远的战略算计。叙利亚南部的苏韦达、德拉、库奈特拉三省,一直被以色列视为自家后院的安全大门。
这里紧挨着黎巴嫩、约旦和以色列占据的戈兰高地,战略位置极其敏感。以色列的底线很明确:这片区域必须“非军事化”,也就是叙利亚政府的军队绝对不能踏足。
一旦朱拉尼的政府军在这里站稳脚跟,就等于在戈兰高地旁边扎下了一根钉子。更要命的是,这也可能为以色列的死敌——伊朗及其盟友真主党,打通一条新的输送通道。
所以,朱拉尼政府试图介入苏韦达,在以色列看来,根本不是什么维持秩序,而是一种越过红线的政治挑衅。
巧合的是,空袭当天,正因腐败丑闻被搞得焦头烂额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,突然以“国家安全紧急事务”为由提前离席。几小时后,大马士革火光冲天。
这究竟是巧合,还是精心策划的内外联动,实在引人遐想。当总统府都能被随意轰炸,主权还剩下什么?
空袭过后,大马士革一片狼藉,朱拉尼政府的高层指挥系统直接瘫痪。叙利亚国家电视台的直播信号甚至一度中断,女主播在镜头前惊慌失措地跑开。
但建筑的损毁只是表面,更深层的坍塌,是朱拉尼政权的合法性。总统府的废墟,就像一座纪念碑,纪念着这个政权的无能与脆弱。朱拉尼上台后,一直想扮演一个温和的“过渡总统”角色,拼命向西方示好。
他甚至放出风声,说愿意考虑加入《亚伯拉罕协议》,放弃对戈兰高地的主权,以此换取国际社会的承认。结果呢?以色列用一场毫不留情的空袭告诉他:你的“亲善”姿态,换不来尊重,只会让你显得更容易被拿捏。
这场轰炸等于是在向全世界宣告:谁才是叙利亚南部的真正主宰者。朱拉尼政府在国内的威信瞬间崩盘,民众信心跌入谷底。
各地武装趁机坐大,甚至有什叶派武装公开要求“独立指挥权”,中央政府的控制力正在加速瓦解。大国们心照不宣,中东牌局重新开场。一个主权国家的权力中枢,被邻国说炸就炸了,国际社会的反应却还是那套熟悉的剧本。
美国表示“密切关注”,但连一句实质性的谴责都没有。联合国照例发了份“呼吁克制”的声明,然后就没了下文。俄罗斯和伊朗口头上“支持叙利亚”,却绝口不提任何实际干预。
土耳其高度紧张,沙特和阿联酋等国则忙着斡旋,希望别彻底失控。牌桌上,只有以色列没有停手的意思。戈兰高地一线的军队仍在调动,防空系统已经进入一级战备状态,似乎随时准备再来一轮。
这场空袭,敲响的是中东“后阿萨德时代”新一轮权力厮杀的开场哨。叙利亚本就破碎不堪的版图上,又多了一道深可见骨的裂痕。朱拉尼的总统梦,恐怕已经提前碎了。而整个中东的棋局,正迎来一场全面的洗牌。
杜德配资-配资公司10大排名-配资加杠杆-配资专业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